為更好支撐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統籌優化綠色工廠標準體系,切實提升工廠綠色化水平,近日,2025年版國家標準《綠色工廠評價通則》(以下簡稱“2025版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發布,2025版征求意見稿對2018年正式實施的版本(以下簡稱“2018版”)進行了重構與升級,評價框架和核心理念與2018年版相比具有顯著調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重構“五化”體系
新的一級指標調整為“能源低碳化、資源高效化、生產潔凈化、產品綠色化、用地集約化”,強調全生命周期減碳、產品綠色化和碳管理系統化,體現了“雙碳”背景下的戰略導向。
一級指標下設14個二級指標,并分類為正向/逆向、定量/定性四類,新增多項關鍵指標。
1.能源低碳化:以能源消費強度、碳排放強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二級指標為主,強化了能源消費強度和碳排放強度約束,引導能源消費結構轉型。
2.資源高效化:提出以原材料消耗強度、原材料利用率、再生材料使用率、取水強度、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等二級指標為重點,引導減少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3.生產潔凈化:提出了生產工藝和設備、綠色低碳改造升級、主要污染物產生或排放強度等二級指標,引導進一步挖掘工廠節能降碳潛力,對標國家低碳、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等目錄推薦的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要求,持續改造升級,提升綠色績效。
4.產品綠色化:保持原綠色設計、產品碳足跡等評價要求,同時提出各行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如“綠色產品”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進一步擴充綠色產值占比以及產品綠色屬性特征化指標等。替代了2018年版有害物質使用、節能等單列要求,規避了原單項要求不適用的可能情形,保持開放性和靈活性。
5.用地集約化:刪除了原建筑和照明部分要求,重點以土地產出率為核心指標,體現工業用地集約化導向。
二、引入雙評價維度
構建了“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雙評價維度,企業必須全部滿足的合規性、管理體系、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等基本條件,才能按照新的“五化”框架進入后續評價環節。這種“先基礎、后績效”的評價邏輯,突出了合規性和管理基礎的重要性,確保入選的綠色工廠不僅績效優異,而且管理規范、底線牢固。
基本要求明確增加了對企業“碳管理能力”“綠色供應鏈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與持續改進能力”等方面系統能力的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工廠應滿足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依法設立,近三年未發生安全、質量、環保等違法違規行為;
b) 明確綠色工廠管理相關工作職責、權限以及最高管理者的領導作用;
c) 提出綠色低碳發展中長期規劃及年度目標、指標和實施方案。可行時,指標應明確且可量化,包含適用綠色工廠評價指標要求;
d) 按照GB/T19001、GB/T45001、GB/T24001、GB/T 23331或相關行業適用標準,或以上相關國際標準要求,建立、實施并保持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能源管理體系;
注:行業適用的相關管理體系標準包括但不限于IATF16949、ISO13485等。
e) 開展綠色采購,建立供應商選擇、風險分級、審核監督、績效評價與應急管理機制,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節材等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產品和服務;
f) 不使用或生產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類的落后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近三年新增投入使用的主要用能產品設備應達到適用國家強制性能效標準2級水平;
g) 適用時,達到國家強制性能源消耗限額標準2級以及工業用水定額通用值要求;
h) 依據GB17167、GB/T24789等要求配備、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資源的計量器具和裝置。能源及資源使用的類型不同時,進行分類計量;
i) 污染物排放水平達到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污染物排放總量符合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j) 采用GB/T32150、GB/T32151(所有部分)或適用標準規范對其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核算和報告;
k) 編制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綠色低碳發展年度報告,披露綠色低碳發展相關信息。
注1:報告編制依據包括但不限于《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等。
注2:報告的發布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獨立報告、整合至相關年度報告中的專篇等。
注3:披露的途徑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網站、證券交易所公告平臺、社交媒體等。
三、規范評分方法
對定量指標,需設定“基準值”和“引領值”。引領值為工廠宜達到的標桿水平,以覆蓋本行業前5%的先進水平為取值原則,并具有一定的技術前瞻性;基準值為工廠應達到的基本水平,宜針對定量指標結合行業情況設置,并以行業平均水平為取值原則。
評分采用百分制,達到引領值得滿分,低于基準值得0分,介于引領值和基準值之間時,宜采用線性比例法、極差法等方法計算分值。
當工廠符合所有基本要求且綜合評價得分達到評價組織方所指定的要求時判定為綠色工廠。
通過修訂,2025版征求意見稿提高了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將更加科學、合理的引領和提升綠色工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質量和效率,以期對促進我國工業整體綠色化水平提升、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發揮更大作用。
截至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公布9批綠色工廠名單,發布建設了6527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印染行業共有66家企業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是經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的綠色制造體系第三方評價機構,能為印染企業申報國家綠色工廠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以助力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聯系人:王巖
電話:010-85229329
